过去数十年间,中国原油进口量的持续增长一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风向标。然而,2024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日均1104万桶,同比下降1.9%,这是除疫情年份外近20年来首次出现下跌。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成品油市场需求提前达峰的明确信号,也预示着传统能源行业的深刻变革。
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成品油需求萎缩的速度远超预期。数据显示,国内汽柴煤油消费量分化明显,电动化趋势加速推进,对燃油车市场的冲击尤为显著。同时,炼油利润率下降、库存去化温和等现象进一步表明,行业已进入下行周期。值得注意的是,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虽在逐步完善,但供需失衡的压力仍难以缓解。
更为关键的是,产品结构问题凸显了行业的深层次矛盾。目前,我国成品油及化工产品仍以中低端为主,而中高端化学品和新材料供应不足,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居民出行方式的转变以及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成品油消费需求的峰值可能比预期更早到来。
展望未来,成品油市场或将进入全面服务竞争阶段,企业需重新审视自身定位与战略方向。在电动化浪潮不可逆转的情况下,传统石油巨头若无法及时转型,将可能陷入长期盈利低迷的局面。因此,投资者应对相关标的保持高度警惕,避免因短期波动而忽视行业结构性风险。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