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2024年财报显示,公司智算业务签约金额超260亿元,这一数据被大书特书,仿佛揭示了其在算力领域的巨大潜力。然而,深入分析后不禁让人怀疑:这究竟是真实的增长,还是一场精心包装的数字游戏?
首先,从整体营收来看,中国联通去年营业收入为3895.89亿元,同比增长仅4.6%;净利润为90.29亿元,同比增速也仅为10.5%。这样的表现虽然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显然并不足以支撑其“智算王者”的标签。
其次,智算业务的“260亿”签约金额看似亮眼,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签约金额”,而非实际收入。根据财报,联通云收入为686亿元,同比增长17.1%,数据中心收入为259亿元,同比增长7.4%。即便将这两部分相加,总规模也不过945亿元,而其中有多少真正来自于智算业务?恐怕远低于宣传中的占比。
更值得玩味的是,联网通信业务依然占据服务收入的76%,同比增长仅为1.5%。这意味着,传统业务依然是联通的核心支柱,而所谓的“算力革命”更像是点缀而非主菜。用户规模和物联网连接数的增长固然可喜,但这些基础资源能否转化为真正的智能化收益,仍需打上一个问号。
最后,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当前资本市场对算力概念的狂热追捧,让许多企业都倾向于放大相关业务的重要性。联通也不例外,用“260亿”这一看似惊人的数字吸引眼球,却忽略了背后的具体执行能力和盈利模式。如果不能真正解决技术壁垒和成本问题,那么再多的签约金额也只是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中国联通的智算业务虽有一定亮点,但过分依赖签约金额来塑造形象,未免有些本末倒置。投资者需要擦亮眼睛,别被华丽的数据迷住了双眼。毕竟,在算力这条赛道上,喊口号容易,跑赢市场却很难。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