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大运营商集体走强,中国电信更是直冲涨停,收盘涨幅达8.64%,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也分别涨超5%和近4%。消息面上,三大运营商均全面接入DeepSeek开源大模型,声称在多场景、多产品中实现应用。然而,这一波行情背后,是否真的值得投资者追捧,还是存在潜在的风险和泡沫?
首先,从技术角度看,尽管DeepSeek开源大模型确实为三大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应用场景和技术突破,但这些应用的实际效果和商业价值尚需时间验证。开源大模型的应用并非一蹴而就,其落地过程往往伴随着高昂的研发成本和不确定性。以电信行业为例,尽管大模型可以在客服、智能运维等领域发挥作用,但这些领域的智能化改造并非短期内能够带来显著的业绩提升。因此,当前市场的热烈反应可能更多是基于概念炒作而非实际盈利预期。
其次,从市场表现来看,中国电信的涨停并非孤立事件。在三大运营商集体走强的带动下,“中字头”个股纷纷拉升,中国卫通、中储股份、中国出版等多只股票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这种联动效应反映了市场对“中字头”国企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乐观预期,但也暴露出资金集中炒作的迹象。尤其是中国电信的市值已突破7000亿元,达到7174亿元的历史新高。如此高的市值,是否能够得到未来业绩的支撑,值得投资者深思。
再者,从历史数据来看,三大运营商的股价波动较大,且受到政策、技术进步、市场竞争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今年2月10日,三大通信运营商也曾集体走高,中国电信涨停创历史新高,成交金额超过9亿元。然而,随后的市场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股价出现回调。这说明,虽然短期内大模型等新技术概念可以刺激股价上涨,但长期来看,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才是决定股价走势的关键因素。
最后,从投资风险的角度看,当前市场对三大运营商的乐观情绪可能已经过度反映在股价上。中信证券研报认为,中国电信等运营商的估值已经处于较高水平,后续增长空间有限。此外,随着5G建设逐步进入尾声,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压力逐渐减小,但这并不意味着其盈利能力会大幅提升。相反,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运营商的盈利模式正面临转型挑战。
综上所述,三大运营商集体走强的背后,虽然有DeepSeek开源大模型等新技术的推动,但更可能是市场对国企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短期炒作。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关注企业的基本面和长期发展前景,警惕潜在的泡沫风险。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