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算力租赁概念股再度掀起涨停潮,美利云、佳力图等多股强势封板,福鞍股份竞价涨停,锦鸡股份更是触及20cm涨停。市场情绪高涨,仿佛算力租赁已成为A股新晋“风口”。然而,在这场资本狂欢的背后,我们需要冷静审视:这究竟是真实的产业机会,还是一场被炒作放大的泡沫?

国盛证券在研报中提到,“算力市场进入弹性驱动时间”,并强调国内以价格弹性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算力租赁等领域具备远期涨价预期。然而,这一逻辑似乎过于乐观。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美利云已实现6天4板,但其主营业务与算力租赁的实际关联度并不如想象中紧密,更多是沾边国资云概念而受到资金追捧。这种“蹭热点”的行为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区块链热”和“元宇宙热”。

再看佳力图和宁波建工等个股,它们的涨停更像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而非基本面的支撑。算力租赁作为新兴产业,确实在AI浪潮下需求激增,但目前行业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盈利模式尚未成熟。以阿里云、腾讯云为代表的头部玩家尚且在亏损边缘挣扎,更不用说这些中小型企业了。

此外,算力租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和规模效应,而当前市场中的多数参与者并无明显优势。例如,锦鸡股份虽然涨幅惊人,但其主业为染料生产,与算力毫无关系,显然属于纯粹的题材炒作。投资者若盲目追高,恐将陷入高位接盘的风险。

综上所述,算力租赁概念的火热背后,更多是短期资金博弈的结果,而非长期价值投资的选择。在没有清晰商业模式和盈利路径的前提下,盲目追涨无异于刀口舔血。与其追随市场的喧嚣,不如耐心等待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脱颖而出。否则,今天的涨停盛宴,可能就是明天的跌停深渊。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