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省干部的人工智能培训无疑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为期4个月、共10期课程的安排,似乎彰显了政府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然而,在这场“AI热潮”中,我们是否真正抓住了技术和治理的本质?还是仅仅在追求一种形式上的“高科技包装”?
从公开信息来看,此次培训采用了DeepSeek-v3版作为核心工具,甚至有官员称其为“国内爆款AI大模型”。但事实上,DeepSeek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有一定的影响力,却并未达到像通义千问或Kimi那样的主流地位。将一个尚未完全成熟的模型奉为圭臬,不免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为了实际应用效果,还是为了迎合某种技术崇拜的心理需求?
更值得注意的是,培训内容多集中在“政务大模型探索”“日常工作提效”等层面,而鲜少提及如何用AI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例如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实质性议题。这种偏向于表面化的学习方式,很容易沦为一场“纸上谈兵”的秀场。
此外,四个月的时间跨度和十期课程的设计,看似扎实,实则可能流于形式主义。如果连普通用户都能通过简单的教程快速上手DeepSeek,那么对于掌握一定知识背景的干部群体来说,这样的培训究竟有多大价值?难道是担心他们无法理解AI的基本逻辑,还是说这背后隐藏着更多“额外任务”?
综上所述,浙江的这次AI培训无疑是一次大胆尝试,但也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即我们是否真的理解并准备好迎接AI时代的挑战?抑或只是在盲目追逐风口?或许,当务之急并非让每位干部都成为“DeepSeek专家”,而是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避免被技术泡沫所裹挟。毕竟,再强大的算法也代替不了真正的领导智慧和民生关怀。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