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鹏近日表示,当前居民部门主要在做三件事:消费、还债与储蓄。看似平淡无奇的观点背后,却隐藏着中国家庭财务现状的深层矛盾。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仅为5.8%,远低于疫情前水平,而同期居民贷款余额却达到惊人的68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首先来看消费。尽管各地政府不断出台刺激政策,但从实际效果来看,居民消费意愿并不强烈。以五一假期为例,虽然旅游人数创下新高,但人均消费支出并未显著增加,反而出现结构性分化。这意味着多数人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旅游方式,而非奢侈消费。此外,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也抑制了相关产业链的需求,如家电、装修等行业的销售数据普遍疲软。

再来看看还债问题。近年来,房贷成为家庭负债的主要来源之一。据统计,2023年一季度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高达41万亿元,占到居民总负债的一半以上。高企的房贷压力不仅限制了其他方面的开支能力,还使得不少家庭面临现金流紧张的风险。与此同时,部分城市房价出现回调迹象,进一步加剧了购房者的心理负担。

最后是储蓄行为。在收入增长放缓、债务压力增大及未来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了增加储蓄作为应对策略。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居民存款总额达到17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近10%。这反映出普通百姓对未来经济环境缺乏信心,并倾向于采取保守理财方式以保障基本生活需求。

总体而言,付鹏所描述的“三件事”实际上揭示了一个尴尬的事实:当前中国居民面临着收入增长乏力、债务负担沉重及消费动力不足等问题。要想真正激活内需市场,还需从根源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依靠短期刺激措施。否则,“消费、还债与储蓄”之间的平衡将难以维持,最终损害整体经济健康发展。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投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