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COMEX黄金期货历史性地突破3000美元/盎司大关,现货黄金也逼近这一高位,再次刷新历史记录。然而,在市场一片看涨声中,我们有必要冷静审视这一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及其潜在风险。

首先,当前金价的飙升主要源于全球范围内的避险情绪升温。特朗普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贸易摩擦加剧以及对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无疑是推动资金涌入黄金市场的关键原因。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短期情绪驱动的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值得怀疑。回顾过去几年,类似的避险情绪也曾多次推高金价,但随后往往伴随着快速回调。例如,2025年初金价曾短暂触及2950美元/盎司,但在缺乏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迅速回落至2900美元附近震荡。

其次,从长期来看,黄金作为“零息资产”,其价格更多依赖于通胀预期和实际利率的变化。尽管当前市场普遍担忧通胀压力可能上升,但实际利率水平并未出现显著下降,这意味着金价的上涨更多是情绪驱动而非基本面支撑。此外,全球央行增持黄金储备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提振了需求,但其边际效用正在递减。一旦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转向或全球经济复苏超预期,黄金的吸引力可能迅速减弱。

最后,投资者需警惕黄金ETF等产品的交易成本和流动性风险。尽管像黄金ETF基金(518660)这样的产品综合费率仅为0.2%,但大量资金流入可能导致短期波动加剧。数据显示,近5日该基金净流入7260.97万元,显示市场热情高涨,但也预示着追高风险的积累。

综上所述,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盎司固然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但其背后的情绪化驱动和潜在泡沫风险不容忽视。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切勿盲目追高,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市场环境理性决策。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