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快速发展,全国超过1000万的骑手群体已成为城市物流运输的重要“毛细血管”。然而,这一庞大群体的社保覆盖率却远低于传统就业岗位,医疗、养老等基本保障的缺失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1179万的大背景下,灵活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问题愈发凸显。

近期,美团和京东相继宣布为旗下数百万注册骑手购买社保,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但从实际操作层面来看,这一举措涉及的成本分摊机制仍需进一步明确。据估算,每位骑手的年度社保费用约为6000-8000元,若覆盖全国1000万骑手,则总成本将超过600亿元。这笔庞大的支出显然无法完全由平台企业承担,而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参与。

值得注意的是,骑手社保问题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整个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的一部分。当前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超过8000万人,包括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在内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都面临着类似困境。因此,解决骑手社保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系统化的社会保障制度,既能满足灵活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又不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过大压力。

从投资角度看,平台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长期收益。例如,通过提升骑手福利来增强员工归属感和稳定性,从而降低招聘和培训成本,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同时,政策制定者也应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平台与骑手之间的劳动关系界定,为企业提供清晰的合规路径。

总之,“1000万骑手的社保谁来埋单”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道社会治理难题。只有在政府引导、企业担当和个人参与的多方协作下,才能真正找到一个可行且公平的解决方案。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