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2025款问界M9以“十大科技亮点”为卖点,试图通过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鸿蒙智行平台以及更高效的增程系统等配置吸引市场目光,但从投资和商业逻辑来看,这款产品的实际价值远不及其宣传那般耀眼。尤其在当前新能源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问界M9所面临的风险不容忽视。

首先,从价格角度来看,问界M9售价区间为46.98万至56.98万元,这一价位段已经直接与特斯拉Model X、蔚来ES8等高端品牌形成正面竞争。然而,问界的品牌溢价能力显然无法与这些成熟玩家相提并论。根据公开数据,问界自交付以来累计销量虽突破17万辆,但主要集中在中低端车型,而高价位段的产品表现始终乏力。这表明,消费者对问界的认可更多停留在性价比层面,而非豪华属性或技术创新深度。

其次,虽然问界M9搭载了华为途灵平台,并宣称“用高智能将机械素质发挥到极致”,但这种技术依赖性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华为的技术赋能固然让问界在短期内具备一定竞争力,但也意味着赛力斯缺乏独立研发的核心优势。一旦华为调整合作策略或推出自有品牌的电动车(如已有传闻的“华为汽车”),赛力斯将失去最重要的支撑点。此外,分布式车载卫星通信等功能看似前沿,但在实际使用场景中,其需求是否真实存在尚存疑问,很可能沦为鸡肋配置。

最后,需要关注的是行业整体环境的变化。随着电池成本下降和技术迭代加速,纯电车型的吸引力正在不断提升,而增程式解决方案的市场空间则逐渐被压缩。问界此次推出的7款车型中,仍然包含多款增程版本,显示出其对转型节奏的犹豫不决。这样的产品布局可能进一步分散资源,削弱其在特定领域的专注度和竞争力。

综上所述,尽管2025款问界M9的“十大科技亮点”看似炫目,但其背后的商业模式、技术依赖性和市场需求匹配度都存在明显短板。对于投资者而言,与其追逐短期热度,不如冷静审视其长期成长潜力。否则,很可能会陷入又一场“概念大于实质”的陷阱之中。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