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股表现抢眼,特别是工商银行(601398)涨幅超过3%,光大银行(601818)更是涨超4%,长沙银行、齐鲁银行、郑州银行等纷纷跟涨。这一波行情不仅体现了市场对银行板块的信心回升,也反映了宏观经济环境的逐步改善。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4年12月25日,工商银行总市值突破2.5万亿元,四大行股价续创历史新高。沪深北三市合计成交额达到12946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67亿元,但银行股依然保持强势上涨态势。这表明市场资金对于银行股的关注度和认可度在不断提升。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银行股的反弹并非没有隐忧。首先,当前经济复苏的基础仍不牢固,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尤其是欧美市场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尽管银行股估值较低,具备一定的防御性,但其盈利增长前景仍然受限于利率市场化进程和不良贷款压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2024年12月23日,沪深300红利指数上涨1.67%,成分股浦发银行(600000)领涨超5%,邮储银行(601658)上涨3.51%,显示银行股内部分化明显,部分中小银行的表现更为突出。
此外,政策面的支持是此次银行股上涨的重要推动力。近期,监管层多次强调要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鼓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这些政策利好为银行股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但也需要注意,政策的传导效果存在时滞,短期内难以立竿见影。
总的来说,银行股的震荡走高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回暖,尤其是在工商银行等大型银行的带领下,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但从长远来看,银行股的可持续增长仍需依赖于宏观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以及自身业务结构的优化。建议投资者在关注短期反弹机会的同时,保持理性,谨慎对待潜在的风险因素。
关注小原同学 · 最AI的财经助手